在我國農(nóng)歷中,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jié)有許多別稱:因節(jié)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jié)”“八月半”;因中秋節(jié)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jié)”“月夕”;中秋節(jié)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jié)”。
古人對于中秋的重視,僅次于春節(jié),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更遠勝過年。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月亮,心中頓生無限遐想與相思之情。迎寒、拜月、賞月、玩月、吃月餅、觀燃燈……古人過中秋的儀式感,也在這份隆重與期待的心緒中盡數(shù)體現(xiàn)。
中秋源于“祭月節(jié)”
中秋節(ji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月節(jié)”,也就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代,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在秋季祭祀月亮。當(dāng)時,月亮被視為豐收的象征,人們會在秋季收獲之后,祭祀月亮以表達對豐收的感謝和對未來的祈求。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祭祀活動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民間習(xí)俗,也就是后來的中秋節(jié)。
而中秋節(jié)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jié)日,大約是在唐代。中秋賞月風(fēng)俗在唐時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賞月的詩句。如唐代劉禹錫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寫下的“星辰讓光彩,風(fēng)露發(fā)晶英。能變?nèi)碎g世,翛然是玉京”,就將人們的玩月之情洗練而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說:“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其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一句,點出八月十五賞月是人人所做之事,已然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風(fēng)俗?梢哉f,唐朝的中秋節(jié)習(xí)俗就是親友團聚在一起賞月,其中心內(nèi)容是賞月,團圓是因賞月而起的。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會的中上層人物,如官員、文人等在八月十五月夜與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賞月、賦詩、飲酒、聊天。到了中唐時期,尋常百姓家庭才開始興起聚會、宴飲、祭月等習(xí)俗。
唐代的玩月,天子和重臣可以在宮中玩,《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蘇颋與李乂對掌文誥,玄宗顧念之深也。八月十五日夜,于禁中直宿,諸學(xué)士玩月,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云,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使撤去!睘榱送嬖,唐玄宗和大臣可以在夜晚撤去照明的燈燭。
詩人和地方官員可以在庭院、山頭、河邊、寺廟隨意地玩,白居易的《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寫的是中秋月夜與友人聚會玩月之事,讀起來讓人頓感友情四溢:“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里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
唐代賞月之余還流行“女子拜月”。唐代詩人李端的《拜新月》一詩中“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fēng)吹裙帶”,描寫的就是這一場景。每逢中秋之夜,女子們都會在香案上擺好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點燃紅燭,拜祭月亮,祈愿“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宋代玩月鬧通宵
在唐代賞月風(fēng)行的基礎(chǔ)上,宋代中秋節(jié)過得更為熱鬧。朝廷也重視此節(jié),給公職人員一天的假期。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jié)絡(luò)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中秋節(jié)到來之前,已進入合理約酒期。店家也毫不客氣,紛紛豎起雕繪有花頭的畫竿,掛出“醉仙”字樣的錦旗,以招攬顧客。效果當(dāng)然是顯著的,這幾日,食酒之人紛至沓來,往往是“正晌午的午未時分”,家家便無酒可賣。孟元老又寫:“是時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棗、栗、孛萄、弄色棖橘,皆新上市。”宋人終究還是熱愛生活的,飲酒之后,未時剛過,帶上街邊剛剛送到的大閘蟹,提上幾袋葡萄、橙子或其他新鮮水果回家小憩。
幾日過去,中秋節(jié)終于到來。這一天,酒樓、店家都會重新布置一番,拿出新啟封的好酒來賣,果鋪前更是堆滿了新鮮佳果。夜市人馬喧鬧,百姓們登上樓臺觀月,一些富戶人家則會在自家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同時擺上美食、安排家宴。即便是住在陋巷里的人家,也會典當(dāng)衣物去購買酒饌,慶祝節(jié)日。
孟元老繼續(xù)寫道:“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彼未^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fēng)俗外,還有更瀟灑的活動“玩月”。當(dāng)時顯貴之家搭建并裝飾起高臺低榭,舉辦“中秋晚會”,各類樂器一齊演奏,聲音鼎沸,遠處即可聽到笙竽之樂,直至深夜。普通人家則會去到酒樓,占下座位,飲酒賞月。這一夜,夜市人生嘈雜,“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
南宋時期,“玩月”更是熱鬧非凡。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曾詳細記述了臨安的中秋之夜:“此際金風(fēng)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圞子女,以酬佳節(jié)……此夜天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絕!
由此可見,兩宋時期中秋節(jié)的熱鬧程度已達極致,最顯著的特點便是通宵歡慶,這一天人們不會因為天色已晚而熄燈入眠。
很多人都熟悉蘇東坡的一首詞《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其開篇序言就是“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如此看來,蘇軾這首詞肯定是他歡飲了一個夜晚才有的成果了。而這首詞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朗照古今,承載了人們共有的哲思與期盼。
果品月餅列晶盤
“餅”在古代是一類面食的總稱,比如面條叫湯餅、索餅,饅頭叫蒸餅、炊餅,水餃叫煮餅,涼面叫溲餅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餅”祭月,在所難免,比如宋代宮廷過中秋時就吃“宮餅”“小餅”“月團”。
月餅的由來,有傳說是源于唐朝征突厥取勝,有西域商人賀以胡餅,唐太宗李世民感慨道“應(yīng)將胡餅邀蟾蜍”。此說無據(jù),胡餅漢代已入中原,類于今天的馕。李世民不過是說胡餅之圓,近似月亮罷了,和月餅毫無關(guān)系。事實上,到南宋才有“月餅”一說,但屬市賣食品,與中秋節(jié)無關(guān),且很可能是蒸制的,南宋《武林舊事》一書對此有記載。蒸制月餅至今仍在山東、河南等地流傳。《夢粱錄》一書中也有“月餅”一詞,但在當(dāng)時的中秋,月餅并非是必需品,很多人家都不會刻意準備月餅作為當(dāng)晚的佐餐之物。相比月餅,飲酒倒是更為普遍。因為在當(dāng)時條件下,制作月餅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難事,一來制作月餅的工序較為復(fù)雜,一般人家難以做到;二來月餅所需材料不是每家每戶都能置辦齊全的。酒水就不一樣了,村鎮(zhèn)、街坊大都有酒肆,而且中秋時節(jié)正是新酒上市的時期。中秋之夜,富人酌酒高歌,窮人也置衣買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
不吃月餅,那么當(dāng)時人們吃什么呢?據(jù)史料記載,唐宋時期無論南北中秋夜都要喝點“玩月羹”。
北宋陶谷在其筆記《清異錄》中記載,閶闔門外大道旁,有家叫張手美的廚師開的飯店,非常會做生意,開創(chuàng)性地按需供應(yīng),依照時令和節(jié)日制作相應(yīng)的專門食物出售,極為火爆。比如“元陽臠元日……六一菜人日……綠荷包子伏日……玩月羹中秋……”就是正月初一元日專售貌似超級壇肉的“元陽臠”,正月初七人日專賣“六一菜”,六月三伏天的伏日專售“綠荷包子”,八月十五中秋專門出售“玩月羹”。《膳夫錄》中記載:“汴中節(jié)食,中秋玩月羹!
玩月羹具體做法史料沒有明言,這給后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有學(xué)者揣測也許是雞蛋羹之類,或許有像月之形,至少是澆汁雞蛋餅。也有人認為,如今蘇菜中的一款“西施玩月”,靈感來源于西施在蘇州靈巖山賞月的故事,也許還留有玩月羹的遺味。此菜以雞蓉、魚蓉等做成的丸子為主料,火腿片、春筍、香菇、小青菜和雞湯為輔料,菜肴湯汁清澈,丸子潔白無瑕,讓食客極易聯(lián)想到天上的明月。不過烹飪專家后來研究發(fā)現(xiàn),清朝末年嶺南一帶仍有玩月羹應(yīng)市。蓮子去芯加上等桂圓,以清水煮熟撈出,鍋中加入勾兌好的藕粉,輕輕攪拌形成濃稠的湯汁,重新倒回蓮子桂圓,少許文火慢熬即成。專家推測這或許就是當(dāng)年的玩月羹。
糍粑、石榴、糯米藕、芋頭等在當(dāng)時也是中秋常備品,講究月圓之夜幸福甜蜜,頗為愜意。
元代時期,大批中亞烹飪技師進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漿技術(shù)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廣,從而推動了月餅的發(fā)展。中秋節(jié)吃月餅到了元代已更加講究。元末陶宗儀的《元氏掖庭記》中記述過元武宗海山過己酉年(公元1309年)中秋節(jié)的情況。中秋之夜,元武宗與諸嬪妃泛舟于皇家的太液池,設(shè)宴取樂,所上食物相當(dāng)豐富,“薦蜻翅之脯,進秋風(fēng)之鯰,酌元霜之酒,啖華月之羔”。這里的“啖華月之羔”即為“吃月餅”。
關(guān)注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