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綏寧這片充滿神秘與魅力的土地上,苗族文化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fā)著獨特的光芒。其中,綏寧苗家插繡作為苗族傳統(tǒng)手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工藝、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民族特色,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

苗家插繡,作為苗族傳統(tǒng)手工刺繡藝術,起源于遠古時期的文身技術,盛于明代。據(jù)史料記載,明嘉靖年間,綏寧苗家插繡已被列為朝廷貢物,足見其當時的藝術價值和地位。在歷史的長河中,苗家插繡不斷發(fā)展和演變,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獨特風格。

苗家插繡傳承人周元桃(夏云鳳 供圖)

苗家插繡的繡針十分原始,最初是用魚刺、雞翅骨或苗山石窩上生長的菊竹削制而成。這些原始材料雖然簡陋,但經過苗族婦女的巧手加工,卻能夠繡制出精美絕倫的圖案。如今,雖然已改用特制的金屬插繡針,但原始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依然得以保留。

苗家插繡傳承人周元桃詳細展示繡針的獨特:“我們這個針是自己做的,在網(wǎng)上買不到,這個針的特點是里面是空心的。我們把線從針的后端穿進去,再從前端一吸,線就出來了,再從針頭的紋孔穿過去,就算穿好了!

苗家插繡的獨特之處,在于其獨特的繡法和用材。在繡法上,苗家插繡采用“半穿透”式繡法,即繡針只需穿透繡布2至5毫米,無需完全穿過。這種繡法使得繡線在繡布正面堆積成高低不平的立體圖案,反面則平整有序,因此插繡能雙面成圖。這種特殊的繡法難以被機器所取代,也是苗家插繡得以傳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元桃給學員講解刺繡針法(夏云鳳 供圖)

“在繡的過程中,要講究繡花密度,因為密度好,剪出來的花就好看!敝茉乙贿厠故斓卦诶C布上穿針引線一邊說道。

在繡制過程中,繡女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構圖需要,在竹繃架上將不同顏色的絲線直插入麻布,再將繡針抽出。一插一抽之間,繡線就成雙股形留在布的正面,形成反面繡線平整、正面圖案線頭凸起的立體造型圖案。完成作品后,還需要用剪刀將正面凸起的繡線依圖案需求按繡線顏色由深至淺修剪,以增強立體感。

周元桃作品展示(夏云鳳 供圖)

在苗家插繡的作品中,除了展現(xiàn)日常生活的圖案,還能看到龍鳳紋、魚鳥紋、蝴蝶紋等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和元素,代表著吉祥和尊貴、豐收和富足、美麗和幸福。

古拙淳樸的構圖,熱烈的原始色彩,獨特的繡法,強烈的立體感,每一件苗家插繡作品都像是一幅幅絕美的立體畫,講述著一代代苗族人民的故事和精神,承載著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被問到如今學習苗家插繡的人多不多時,周元桃有些惋惜地說道:“現(xiàn)在學習苗家插繡的人不多了。因為繡一幅作品不容易,繡出來了,便宜賣掉自己舍不得,價格高了,別人又不舍得買。我的兩個徒弟很喜歡插繡,但是因為插繡帶來的經濟收益比較低,難以維持家庭開支,就只能選擇出去打工。”周元桃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學習插繡,把苗族插繡傳承下去。

周元桃作品展示(夏云鳳 供圖)

苗家插繡不僅是一門精湛的手藝,更是苗族婦女聰明才智和精神生活的載體。她們通過繡制插繡作品來展示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也傳遞著苗族文化的精髓和內涵。在苗家插繡的傳承過程中,苗族婦女們不僅傳授技藝,更傳遞著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堅守。

如今,苗家插繡已不再是大山屏蔽之下的傳統(tǒng)手工藝,而是逐漸走向市場,成為一種具有商業(yè)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特色產品,F(xiàn)代插繡,在保留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融入了現(xiàn)代設計理念和時尚元素,使插繡作品更加符合現(xiàn)代審美需求,也為插繡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陶雯 夏云鳳 夏綿潔)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wǎng)”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wǎng)“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wǎng)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